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共享小屋”您听说过吗?眼下在延吉市,不少街道社区都有了“共享小屋”,这小小的空间到底有啥新鲜内容?跟随记者去一探究竟。 随着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推进,当地社区发现,居民和户外工作者缺少一个可以临时休憩并具备充电、饮水、如厕等基本功能的空间。今年7月10日,延吉市北山街道丹青社区推出了“共享小屋”公益服务项目,腾出空间设置了舒适的桌椅,并购买了饮水机、微波炉,充足的电源插座也驱散了“断电焦虑”。一开始,这“共享”的定位是由社区居民和户外工作者一起共享。可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共享”的范围又有所延伸。各个社区还结合自身特点来打造“一屋一特色”的服务矩阵。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光社区,每周一,“共享小屋”都会推出公益早餐,社区居民在免费享用早餐的同时,还可以进行“随手捐”活动,善款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夜幕降临,在延吉网红弹幕墙对面,延吉市公园街道的“共享小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小屋除了可以供游客休憩、补水充电、行李寄存外,还提供免费盖章、旅游推荐等服务。截至目前,延吉市共建成“共享小屋”53个,切实解决了户外劳动者“休息难”、游客“应急难”、居民“活动难”的痛点,提升了城市民生的温度。摘自:延吉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