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在延吉市天池大桥附近,一辆电动的无人配送车稳稳地行驶在路面上。车身上明显的“自动驾驶 保持车距”标识、不时响起的转弯语音提醒,吸引着过往司机和行人的注意。
“咱延吉也有无人驾驶车了?”看着这辆车的新奇造型,过往行人好奇地讨论着。记者经走访了解到,目前,在延吉、珲春、敦化、龙井等地,经营快递、医药、书店、轮胎的多家企业,都已经购进了无人配送车,并陆续开始上路测试,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无人车上路测试尽显智能优势
目前,我州市场上的无人配送车主要涉及3个品牌,分别是九识、菜鸟和新石器。21日10时,记者跟随一辆九识测试用无人配送车,从延吉市局子街的永发加油站附近出发,时速40公里,途经大兴路、延北路、金达莱北街、长白山西路,一路来到位于朝阳川镇的延边星汇物流园,全程14公里,用时40分钟。
一路上,这辆无人车按照设定好的路线,依据高精地图、多传感器,在公共道路上自如行驶。记者观察到,在延北路进入隧道前的红绿灯处,有3条直行道,其中两条车辆比较多,它选择了车辆最少的第三条车道;在即将右转弯的路口,它会提前进入右侧车道,转弯时会发出“车辆右转弯”的语音提醒;前方突然出现车辆或者行人时,它会紧急避障立即停车……
车前方的几个“大眼睛”——雷达、摄像头和GPS等传感器设备,实时捕捉着天空中的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车身前部的密闭空间,是无人车的大脑,具备感知、行为预测、自主决策等高新技术,配置了线控底盘、计算平台等,这些特别的配置,彰显着无人驾驶的科技感和便捷性。
据九识无人车延边授权经销商葛福山介绍:“用于测试的这台无人车,载重量为1500公斤,支持托盘装卸货,货箱容积10立方米,空载最高续航可达230公里。”在车辆展厅里,记者还见到了不同载重量的其他车型,价格十分亲民。这里也是全省首个智能无人车展厅,标志着延边州将在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化应用方面迈入新阶段。九识总部的技术员王金文正在展厅里指导应用,他向前来咨询的顾客介绍:“这款无人车已经经过了两年的最低零下27摄氏度、雪天凝冻气候下的持续运营考验,特别适合在东北地区推广使用,实现冰雪天气不停歇的常态化无人配送。”
多家企业订购无人车布局物流新模式
头顶传感器、车身小巧可爱、印有“机关延选”汉朝双语字样,最近这两台造型萌萌的无人配送车有点忙。这是延吉市文广旅局下属的延吉智慧旅游有限公司为方便机关团购而上新的两台新石器无人车。它们每天往返于市政府和文广旅局之间,按照小程序上的下单量,配送蔬菜、水果、米面等货物,俨然成了公司的得力助手。该公司总经理张津伟介绍:“目前,无人配送车已经试运行一个多月了,效果很好。”
位于龙井市的吉林省中盈医药有限公司,测试使用的是集团总部配备的6台菜鸟无人车,采用温控仓储功能等多元化的定制化配送模式。公司质检部部长赵娜分析了运行成本,“从售价、油耗再到人力成本,电动无人车能节约50%以上费用,时效上则能提高70%以上。这些车将用来向医院、药店、诊所配送药品。目前已基本完成测试,正在向相关部门报备。”
支持多地点的货物配送、逆向揽收等作业方式,无人车为快递企业提供的末端配送服务,有效提升了包裹转运效率。“我前期订的3台九识无人配送车已经到货。我们仔细核算过,现有的配送方式成本很高,从分公司到各个驿站,一辆车送一趟货的平均成本是240元,但是无人车配送的成本最多也就100元。作为企业,经营中首先考虑的一定是降本增效。”圆通速递延边分公司总经理翟文东从长远角度考虑,待市场相对再完善一些,准备一次性订购50台无人配送车。延吉中通快递总经理李春燕对无人配送车的性能、节省的人力物力等研究了很长时间,她认为,“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将来我们一定是要使用无人车配送的。”
记者了解到,一台无人车的顺利上路,需要经过路权开放、牌照发放、配套管理和数字监管等多个环节,涉及工信、交通、公安、邮政等多个部门,此项工作在我州正在逐步推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抢抓人工智能新技术,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快递物流业谋篇布局、主动破局的应有之义。如今,行动灵活的无人配送车,正在走入延边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够实现全天候不间断配送,定会成为快递物流供应链的新兴力量。
摘自:延边新闻
|